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安庆市:诠释文化传承 展现少年朝气
探索82人已围观
简介11月16日下午,第三届黄梅戏进校园少儿优秀节目展演在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举行。展演共分为“序”“经典”“传承”“创新”“尾声”5个部分、19个节目,来自全市各地各校的430名少年儿童登台献艺,诠释 ...
11月16日下午,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进校园少儿优秀节目展演在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举行。市诠释文
展演共分为“序”“经典”“传承”“创新”“尾声”5个部分、化传19个节目,承展来自全市各地各校的现少430名少年儿童登台献艺,诠释文化传承,年朝展现少年朝气。安庆
展演在安庆市六一幼儿园学生演出的市诠释文黄梅表演唱《黄梅朵朵》中拉开序幕。
在“经典”篇章中,化传学生们带来了《打猪草》《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剧目选段,承展虽稚气未脱,现少但戏韵已然悠扬,年朝手眼身步传神韵,安庆唱念做打皆功夫,市诠释文精彩的化传表演展现着安庆市黄梅戏代代相传,经典之音不断的实绩实效。
在“传承”篇章中,学生们带来了《天柱黄梅四季歌》《小小黄梅花》等新编作品以及《审舅舅》《牛郎织女》等传统剧目选段。表演围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题展开,展示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在“创新”篇章中,学生们带来了《童年的梦想》《宝贝,我把快乐还给你》等新创作品,在表演形式上融入舞台剧、交响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主题上贴合现代社会发展,展现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
安庆市刘纪小学6年级学生柳佩雅表演了《女驸马》选段“民女名叫冯素珍”,她学习黄梅戏8年,“从小受家长的影响喜欢黄梅戏,学校老师也支持我学戏唱戏,将来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黄梅戏演员,为黄梅戏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她说。
柳佩雅的音乐老师陈晨介绍,为了在校园推广黄梅戏,该校将黄梅戏欣赏、学唱等纳入音乐课课程,还成立了黄梅戏社团,目前有20名学生学习黄梅戏。
大观区高琦幼儿园带来的黄梅戏表演唱《小小黄梅花》共有18名学生参加表演,平均年龄5岁。
该幼儿园教师徐成卫介绍,在教学中通过音乐课推广黄梅戏,也会做一些黄梅戏主题游戏、学跳黄梅戏操等,让孩子们在游戏、学习中了解黄梅戏,“孩子们通过黄梅戏学习、演出,很多以前不那么自信的孩子更自信了,也更活泼了。”他说。
本次展演由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教体局、市文旅局主办,由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市老年音乐舞蹈协会承办。
近年来,安庆市大力推进“黄梅戏进校园”工作,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数以万计的青少年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有力地保护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全媒体记者管炜通讯员童长虹)
Tags:
相关文章
软装风格介绍 软装设计优点是什么
探索业主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所以在装修房子的时候也更加注重软装。软装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挂画、绿植和窗帘装饰等。软装可以让整个空间瞬间活跃起来,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让居家生活档次更高。软装也可以有很多风格,每 ...
【探索】
阅读更多省巾帼风采展示活动举办
探索3月11日,“花开江淮 致敬芳华”——安徽省巾帼风采展示活动在合肥举办,并启动“‘徽姑娘’暖‘新’三年行动”。省妇联执委代表、最美家庭代表、三八红旗手集体)联盟工作室)代表等参加活动。巾帼风采展示环节 ...
【探索】
阅读更多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出文明新风尚
探索凤阳县临淮关镇长春社区积极探索“积分制”,以宣传引导、主动参与文明实践、遵守移风易俗长效机制等方式方法,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文明乡风。该社区致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
【探索】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七届F1世界冠军刘易斯·汉密尔顿出任lululemon品牌大使
- 印象笔记Evernote怎么安装?印象笔记安装方法?
- 初一叙事作文: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 七届F1世界冠军刘易斯·汉密尔顿出任lululemon品牌大使
- 已被CBA公司警告!山西男篮:严禁展示不文明标语
- 尼尔森体育:F1 2024年吸粉近9000万,全球车迷总数达8.265亿
- 初一写人作文:父亲二三事 4
- 以下哪种蔬菜在烹炒之前最好先焯水?蚂蚁庄园9.20日答案
- 少了很多快乐的签名短句 丧丧的不快乐的签名
- CKUR中联骑士联盟马术俱乐部9岁小骑手大龙:深情演绎“龙马精神”
- 进度刷新!引汉济渭二期工程泾河管桥顺利合龙
- 期待!八一飞行表演队将在非洲首次飞行演出
- 《黑神话:悟空》Epic版新更新 集成DLSS 4.0等
- 快手里的红心能换钱吗 18183手机游戏网
- 日媒年轻玩家游戏氪金意识调查 二成不氪玩不爽
- “篮球+健康”计划第二年活动启动
- 男子编造地铁猥亵案被侵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已被抓获
- 暴雨蓝色预警!上海启动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
- 华北多地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保障民生 多个预警已解除